Opensea 創辦人心路歷程 如何從 5 人團隊到億萬富豪

OpenSea Logo

摘要目錄

2021 年的非同質化代幣( Non-Fungible Token , NFT )熱潮成功的造就了一批億萬富豪。 2022 年才剛開始,著名的 NFT (非同質化代幣, Non-Fungible Token )交易平台 OpenSea 在 1 月 4 日發稿表示已完成了 C 輪融資,資金額高達 3 億美元,其估值更是從六個月前的 15 億美元暴漲至 133 億美元。

據 PitchBook 數據顯示, OpenSea 自成立以來已從眾多投資者中籌集了超過 4.2 億美元的資金。此次 3 億美元 C 輪融資由風險投資公司 Paradigm 和 Coatue 領投,參與投資者包括前 a16z 合夥人 Kathryn Haun 創立的加密貨幣以及 Web 3.0 投資基金。

OpenSea 表示,計劃用這筆投資增加員工人數,培養「信任和安全」的團隊,並打造更為用戶所接受的產品。

據《福布斯》估計, OpenSea 的聯合創始人 Devin Finzer 和 Alex Atallah 各持有 18.5% ,因此在融資完成後,他們兩位已經成功晉升為億萬富豪,成為了 NFT 熱潮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OpenSea 只花了短短四年的時間,就從一間初創公司發展到如今估值超過 130 億美元的獨角獸。


OpenSea 靈魂人物

在開始進入文章重點前,先簡單介紹下 OpenSea 的兩位靈魂人物: Devin Finzer 以及 Alex Atallah 的背景。

OpenSea Founders - Devin Finzer 以及 Alex Atallah
OpenSea 創辦人:Devin Finzer 和 Alex Atallah 。
圖片來源: OpenSea 官網

Devin Finzer

Devin Finzer 在灣區長大,父親是一位軟體工程師而母親是一名醫生。從布朗大學畢業後, FInzer 進入知名視覺社交網站 PInterest 擔任軟體工程師。隨後,他於 2015 年與其他合夥人一起創立了一家名為 Claimdog 的搜索引擎公司,並在成立一年後就出售給了 Credit Karma 。

Alex Atallah

Alex Atallah 出生在科羅拉多州,他的父親是哥倫比亞移民,母親則是一名美國人。Atallah 在很小的時候就展現出了對軟體設計的天賦。從史丹佛大學畢業後,他曾在知名大數據公司 Palantir 工作。在認識 Devin Finzer 前,也曾就職于 Zugata 和 Whatsgoodly 。


抱持著堅定的決心和策略熬過創業低潮

OpenSea 成立於 2017 年 11 月 20 日,由 Devin Finzer 和 Alex Atallah 共同創立。2018年,他們獲得了知名創投孵化器 Y Combinator 的種子輪融資,但很快便迎來了漫長的加密貨幣熊市。好在 2019 年 11 月,他們成功從 Animoca Brands 籌集 210 萬美元投資,順利度過了那段艱難時期。可以說, Devin Finzer 和 Alex Atallah 的創業之路並不平坦。

在大眾的認知裡,新創公司應該是專門從事開發某項技術的開發,而 OpenSea 卻與眾不同,其通過打造一個開放性市場,允許大眾創造和交易各種 NFT ,而這些 NFT 包括藝術類、音樂類、和遊戲類等。如今,兩位創始人成功地通過這 NFT 市場成為百萬富翁,並且即將進入億萬富豪俱樂部。目前,他們還面臨著其他問題,如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詐騙者的威脅、以及接下來的加密貨幣崩盤。

2020 年 3 月,新冠病毒疫情開始在全球蔓延。對於當時只有五名員工的 OpenSea 來說,這是一次極其嚴峻的考驗。 OpenSea 是一個允許用戶自由創建、購買和出售各種 NFT 的平台。

然而,在上線二十六個月後,他們僅有 4000 個活躍用戶,每月交易總額為 110 萬美元。按照 OpenSea 對每筆交易收取 2.5% 的銷售傭金計算,他們的月收入只有區區的的 2.8 萬美元。

另一方面,當時的 NFT 市場散發著一種「毫無生氣的感覺」。 OpenSea 的首席技術長 Alex Atallah 回憶說,他每天只能在父母家的地下室與 Devin Finzer 通話,因為整個紐約市都封城了。

更令人擔憂的是, OpenSea 當時最大的競爭對手 Rare Bits 沒有熬過疫情并宣布破產了。要知道, Rare Bits 在當時擁有足夠的資金維持。當下 Devin Finzer 和 Alex Atallah 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於是下定決心設定一個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在 2020 年底前將業績翻倍!

也許是上帝的安排, Devin Finzer 以及 Alex Atallah 的目標竟在 2020 年 9 月提前達成了。

2021 年 2 月, NFT 市場從冬眠中蘇醒,然後變得越來越瘋狂。2021 年 7 月, OpenSea 平台上的 NFT 交易額達到 3.5 億美元。同月,在知名風投 Andreessen Horowitz 領投的一輪融資中, OpenSea 以 15 億美元的估值獲得 1 億美元的風險投資。

2021 年 8 月,隨著 NFT 產業的風起雲湧,加上整體市場充斥著「 FOMO 」( Fear Of Missing Out ,意指害怕錯過某個機會)投資情緒, NFT 市場達到高潮, OpenSea 的交易量暴增 10 倍,達到驚人的 34 億美元,而且在短短一個月裡便獲得了 8500 萬美元的傭金,而他們當時的支出還不到 500 萬美元,因此以賺的 「 盆滿缽滿」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盡管之後 OpenSea 的交易量下降至每月 20 億美元左右,但 OpenSea 已經穩穩佔領了該市場且擁有 180 萬活躍用戶。

如今, OpenSea 員工數量已超過 70 名,並且還在招聘更多的人,其中包括目前急需的客戶服務代表。

儘管 Devin Finzer 以及 Alex Atallah 的身價在經過最新一輪的融資後暴漲,但他們並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因為兩人都屬於沉穩低調的性格。


做好萬全準備等待對的時間點出現

Devin Finzer 與 Alex Atallah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非常堅定的創業策略和決心。

事實上,一些商業顧問曾建議、甚至敦促他們專攻 NFT 的某些細分領域,如藝術品、遊戲類或音樂類,但最終他們選擇打造一個不分類別的 NFT 交易平台,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先見之明來預測哪種類型的 NFT 會變得流行。

Finzer 解釋到,除了廣撒網之外, OpenSea 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的另一原因是它 「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他們願意傾聽用戶的意見。該平台在以太坊和其他區塊鏈上追蹤 NFT ,所有的交易都是以加密模式進行,賣家可以選擇固定價格或拍賣形式。藝術家可以設定每次 NFT 轉售的傭金比例。

最終, Finzer 認為, NFT 的所有權驗證模式將適用於從音樂會門票到房地產的一切,他只是不確定何時能成功。「我對未來的看法一直是非常陰暗的」—— Finzer 說道。

盡管取得了成功, OpenSea 仍然面臨著巨大且多樣性的風險,如欺詐、 NFT 市場崩盤,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

2021 年 10 月,美國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OpenSea 的原始投資者 Coinbase 宣布將推出自己的 NFT P2P 市場。在幾周內, Coinbase NFT 平台的等待名單吸引了 250 萬名註冊用戶, Coinbase 首席執行長 Brian Armstrong 預測, NFT 新業務 「可能和其核心加密貨幣交易業務規模一樣大,甚至更大」。


正努力解決 NFT 市場的詐騙行為

OpenSea 的開放市場策略加劇了造假、詐騙和欺詐的風險。諸如此類的情況也曾出現在早期的互聯網市場,如亞馬遜和 eBay 。舉例來說,詐騙者可以復製他人的藝術作品圖片,在 OpenSea 上以 NFT 的名義出售。

Devin Finzer 表示, OpenSea 正在研究一種自動識別假冒產品的方法,並且專門聘請了一位負責調查可疑產品的負責人。盡管如此,人為參與仍然會造成相關的問題發生。

在 2021 年 9 月,Finzer 勒令 OpenSea 產品總監辭職,因為 Twitter 用戶發現,在一些 NFT 出現在 OpenSea 首頁前不久,一個與該高管有關的加密貨幣錢包正在購買這些NFT。換句話說,這位高管在 OpenSea 推出相關產品之前就購買了這些 NFT ,也就是金融市場所稱的「內線交易」。


讓任何人都能成為 NFT 藝術家

2018 年 1 月,兩人進入創業孵化器 Y Combinator 。他們當時的創業項目是讓用戶支付加密貨幣來分享 Wi-Fi 熱點。然而,當時一款非常火爆的加密貨幣遊戲吸引了兩個人的註意。這遊戲就是 NFT 和鏈遊始祖「Cryptokitties」。

Alex Atallah回憶到:「 Cryptokitties 讓那些並不真正關心加密貨幣的人第一次對加密貨幣行業產生興趣。我認為這真的很了不起」。於是,兩人迅速將業務重點轉移到 OpenSea ,並把公司搬到了紐約。

然而和 Beanie Babies 一樣, Cryptokitties 的爆紅只是曇花一現。由於供過於求,大多數 Cryptokitties 都不值錢了。在 2018 年初價格的短暫飆升後,大眾對加密貨幣和 NFT 的興趣已逐漸減少。

事實上,在 2021 年初喚醒 NFT 市場的不是 OpenSea ,而是億萬富翁兄弟 Cameron Winklevoss 和 Tyler Winklevoss 推出的 Nifty Gateway 。這個平台以精心策劃的高質量藝術品吸引了人們的註意力。

2021 年 3 月,佳士得拍賣行以 6900 萬美元的高價出售了知名數字藝術家 Beeple 的 NFT 作品《 everyday: the First 5000 Days 》,這也是目前全球售價第三高的在世藝術家作品。

隨著 NFT 的價格越來越令人瞠目結舌,普通人也想從中分一杯羹,成為 NFT 的創造者、收藏者或投機者,於是紛紛轉向 OpenSea ,因為 OpenSea 的概念與他們非常契合,即:

「讓任何人都能成為 NFT 藝術家。」

另一方面, OpenSea 也有一個內置的二級市場和一個易於使用的界面。舉例來說, OpenSea 有一個先進的篩選系統,方便用戶容易找到具有最稀有屬性(理論上也是最有價值的)的 NFT 。例如,只有 46 只無聊猿( BAYC ) NFT 擁有純正的金色毛皮,因此它們的溢價非常高。

當一個新的 NFT 被創建並記錄在以太坊上時, OpenSea 將自動生成一個顯示它的網頁 —— 這是一項非常實用的功能,因為 NFT 已經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征,人們可以分享他們的 OpenSea 頁面,並將他們的 Twitter 大頭貼改為他們擁有的 NFT 。

風險投資公司 1confirmation 的合夥人、 OpenSea 的早期投資者 Richard Chen 解釋說到:「在羨慕和欲望的驅使下, NFT 市場已成為一個不斷循環的反饋閉環, OpenSea 確實已經抓住了這個市場。」

如今, NFT 已經逐漸融入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中。這現象讓人不禁考慮到一個重要的問題:當泡沫破滅時, OpenSea 將如何應對?

針對此問題, Devin Finzer 平靜地回答說:

「我們已經做了大量的緩沖準備,即使市場環境惡化,我們也能順利度過這寒冬。」

分享至:
Share on telegram
Telegram
Share on facebook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LinkedIn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